LR系列轴承,LFR系列轴承,ZKLN系列轴承,ZKLF系列轴承专业制造商

信息中心

轴承装配误差看是小问题,影响大事情!

发布时间:2018-10-22 22:59:00 点击:



LR系列轴承,LFR系列轴承,ZKLN系列轴承,ZKLF系列轴承,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LR系列轴承|LFR系列轴承|ZKLN系列轴承|ZKLF系列轴承-无锡钦盈机械有限公司2018年10月22日讯 轴承的安装是否正确,影响着精度、寿命、性能。因此,设计及组装部门对于轴承的安装要充分研究。希望要按照作业标准进行安装。作业标准的项目通常如下:
    (1)清洗轴承及轴承关连部
     (2)检查关连部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况
     (3)安装
     (4)安装好轴承后的检查
     (5)供给润滑剂


1、内外圈不处于同一旋转中心,造成轴偏斜

轴偏斜是实际运行轴承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轴心线的偏斜是造成推力轴承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轴承与轴不对中的原因有:

(1)轴倾斜;

(2)转子安装误差;

(3)转子制造误差;

(4)轴、转子以及轴承运转时产生的热弹性变形。

      轴偏斜造成每块瓦的油膜厚度、压力分布、瓦面温度均不相同,其中对油膜厚度、压力分布影响很大,对瓦面温度分布影响较小;轴偏斜使轴承内产生不均匀的流体动压力,导致轴所受油膜力波动,随偏斜程度增大,油膜力波动越严重;在全油润滑状态下,微小的偏斜角变化会造成最小油膜厚度和最大压力明显的变化,但瓦面最高温度变化很小。综上所述,轴偏斜造成轴承内的油膜厚度不均匀,可能导致油膜破裂,使轴承失效。

      安装时,为了尽可能保持同心,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整体结构的外壳,并把安装轴承的两个孔一次镗出。如在一根轴上装有不同尺寸的轴承时,外壳上的轴承孔仍应一次镗出,这时可利用衬筒来安装尺寸较小的轴承。当两个轴承孔分在两个外壳上时,则应把两个外壳组合在一起进行镗孔。

2、安装不到位,有偏差或未安装到轴承位,造成轴承游隙过小

     运转时,轴的温度一般高于外圈的温度,轴的轴向和径向热膨胀将大于外壳的热膨胀,如果轴承游隙过小,可能会导致卡死。


3、转动圈与不动圈的过紧配合

     轴承配合种类的选取,应根据轴承的类型和尺寸、载荷的大小和方向以及载荷的性质等来决定。正确选择的轴承配合应保证轴承正常运转,防止内圈与轴、外圈与外壳孔在工作时发生相对转动。一般地说,当工作载荷的方向不变时,转动圈要比不动圈有更紧一些的配合,因为转动圈承受旋转的载荷,而不动圈承受局部的载荷。当转速愈高、载荷愈大和振动愈强烈时,则应选用愈紧的配合。当轴承安装于薄壁外壳或空心轴上时,也应采用较紧的配合。但是过紧的配合是不利的,这时可能因内外圈的弹性膨胀和外圈的收缩而使轴承内部的游隙减小甚至完全消失,也可能由于相配合的轴和座孔表面的不规则形状或不均匀的刚性而导致轴承内外圈不规则的变形,这些都将会破坏轴承的正常工作。过紧的配合还会使装拆困难,尤其对于重型机械。


4、安装过程中,预紧力过大

     预紧力是利用装配过程中施加的外力给予轴承适当的预紧负荷。预紧力过小会使轴承工作时存在间隙,导致支撑刚度和旋转精度降低,引起振动和噪声。预紧力过大,会增加滚动体与内、外套圈滚道的摩擦,运转时温度升高过快,降低传动效率,减小轴承寿命。只有施加合适的预紧力才可以消除轴向间隙,减小反向误差,提高轴系回转精度,降低振动及噪声。给予轴承适当的预紧力,即使轴承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转后,轴承的相对位置略有变化,预先施加负荷仍能使轴承内外圈位置保持稳定,因此安装时预紧力的控制十分重要。

       一般润滑脂润滑,不清洗,直接填充润滑脂。润滑油润滑,普通也不必清洗,但是,仪器用或高速用轴承等,要用洁净的油洗净,除去涂在轴承上的防锈剂。除去了防锈剂的轴承,易生锈,所以不能放置不顾。再者,已封入润滑脂的轴承,不清洗直接使用。
      轴承的安装方法,因轴承结构、配合等条件而异。一般而言,由于多为轴旋转,所以内圈需要过盈配合。圆柱孔轴承,多用压力机压入,或多用热装方法。锥孔的场合,直接安装在锥度轴上,或用套筒安装。
      安装到外壳时,一般游隙配合多,外圈有过盈量,通常用压力机压入,或也有冷却后安装的冷缩配合方法。用干冰作冷却剂,冷缩配合安装的场合,空气中的水分会凝结在轴承的表面。所以,需要适当的防锈措施。轴承的安装一般需要借助轴承加热器等专业的工具。

1、圆柱孔轴承的安装
(1)用压力机压入的方法
   小型轴承广泛使用压力机压入的方法。将垫块垫入内圈,用压力机静静地压至内圈而紧密地接触到轴挡肩为止。将外圈垫上垫块安装内圈,是造成滚道上压痕、压伤的原因,所以要绝对禁止。

    操作时,最好事先在配合面上涂油。万不得已用用榔头敲打安装的场合,要在内圈上垫上垫块作业。这种做法屡屡成为轴承操作的原因,所以,只限于用过盈量小的情况,不能用于过盈量大,或中、大型轴承。
   如深沟球轴承之类的非分离型轴承,内圈、外圈都需要过盈量安装的场合,用垫块垫上,用螺杆或油压、将内圈和外圈同时压入。调心球轴承外圈易倾斜,即使不是过盈配合,也最好垫上垫块安装。
   如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之类的分离型轴承,可以将内圈、外圈分别安装到轴和外壳上,将分别安装好的内圈和外圈相结合时,关键的是稳稳地将二者合拢,以便使二者中心不产生偏离,勉强压入会造成滚道面卡伤。

(2)热装的方法

大型轴承,压入时需要很大的力,所以很难压入。因此,在油中将轴承加热,使之膨胀,然后装到轴上的热装方法广为使用。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不给轴承增加不当的力,在短时间内完成作业。
轴承的加热温度,以轴承尺寸、所需的过盈量为参考。热装作业有关注意事项如下:
   (a)不将轴承加热至120℃以上;
   (b)为使轴承不直接接触油槽底部,最好考虑将轴承放在金属网台上,或将轴承吊起来;
   (c)将轴承加热到比所需温度高20℃-30℃,以便操作中不至发生内圈变冷,难于安装;
   (d)安装后,轴承冷却下来,宽度方向也收缩,所以要用轴螺母,或其它适宜的方法,使之紧固,以防内圈与轴承挡肩之间产生缝隙。

2、锥孔轴承的安装
   锥孔轴承是直接将内圈固定于锥形轴,或者用紧定套、拆卸套筒安装到圆柱轴上。大型调心轴承多用油压安装。
3、运转检查
   轴承安装结束后,为了检查安装是否正确,要进行运转检查,小型机械可以用手旋转确认是否旋转顺利。检查项目有因异物、伤疤、压痕而造成的运转不畅、因安装不良,安装座加工不良而产生的旋转扭矩不均、由游隙过小、安装误差密封摩擦而引起的扭矩大等等。如无异常则可以开始动力运转。
   因大型机械不能手动旋转,所以无负荷启动后立即关掉动力,进行惯性运转,检查有无振动、声响、旋转部件是否有接触等等,确认无异常后进入动力运转。
   动力运转,从无负荷低速开始,慢慢地提高至所定条件额定运转。试运转中检查事项为,是否有异常声响、轴承温度的转移、润滑剂的泄漏及变色等等。在试运转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中止运转,检查机械,有必要时要卸下轴承检查。
   轴承温度检查一般从外壳外表推测可知。但利用油孔,直接测量轴承外圈温度,更加准确。轴承温度运转开始渐渐上升,如无异常,通常1~2小时后稳定。如果因轴承或安装等不良,轴承温度会急剧上升,出现异常高温。其原因诸如润滑剂过多、轴承游隙过小、安装不良、密封装置摩擦过大等。高速旋转的场合,轴承的润滑方法的选择错误等也是其原因。


  滚动轴承的拆卸,是机械维修中的重要拆卸内容之一。拆卸必须遵照轴承拆装的基本规则,而且还要针对不同的轴承采用不同的拆卸工具和拆卸方法。轴承与轴为紧配合、与座孔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与轴一起从壳体中拆出,然后用压力机或其它拆卸工具将轴承从轴上拆下。

滚动轴承的装配

(1)轴承装配前,轴承位不得有任何的污质存在。

(2)轴承装配时应在配合件表面涂一层润滑油,轴承无型号的一端应朝里,即靠轴肩方向。

(3)轴承装配时应使用专用压具,严禁采用直接击打的方法装配,套装轴承时加力的大小、方向、位置应适当,不应使保护架或滚动体受力,应均匀对称受力,保证端面与轴垂直。

(4)轴承内圈端面一般应紧靠轴肩(轴卡),轴承外圈装配后,其定位端轴承盖与垫圈或外圈的接触应均匀。

(5)滚动轴承装好后,相对运动件的转动应灵活、轻便,如果有卡滞现象,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6)轴承装配过程中,若发现孔或轴配合过松时,应检查公差;过紧时不得强行野蛮装配,都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7)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推力角接触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在装配时轴向间隙符合图纸及工艺要求。

(8)对采用润滑脂的轴承及与之相配合的表面,装配后应注入适量的润滑脂。对于工作温度不超过65℃的轴承,可按GB491-65《钙基润滑脂》采用ZG-5润滑脂;对于工作温度高于65℃的轴承,可按GB492-77《钙基润滑脂》采用ZN-2ZN-3润滑脂。

(9)普通轴承在正常工作时温升不应超过35℃,工作时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70℃。


直线轴承的装配

(1)组装前,轴承内部应涂抹润滑脂。

(2)轴承压入支承座时,应采用专用安装工具压靠外圈端面,不允许直接敲打轴承,以免变形。

(3)轴承与支承座的配合必须符合公差要求,过紧使导轨轴与轴承过盈配合,会损坏轴承;过松会使轴承无法在支承座中固定。

(4)导轨轴装入轴承时,应对准中心轻轻插入,如歪斜地插入,会使滚珠脱落,保持架变形。

(5)轴承装入支承座时,不允许转动,强行使其转动,会损坏轴承。

(6)不允许用紧定螺丝直接紧定在轴承外圈上,否则会发生变形。


直线导轨的装配

(1)导轨安装部位不得有污质,安装面平整度必须达到要求。

(2)导轨侧面有基准边时,应紧贴基准边安装,无基准边时,应保证导轨的滑动方向与设计要求一致,导轨固定螺丝拧紧后,应检查滑块的滑动方向是否有偏差,否则必须调整。

(3)如果滑块以传动带带动,传动带与滑块固定张紧后,传动带不得有斜拉的现象,否则必须调整带轮,使传动带的带动方向与导轨平行。

  下面再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轴承方法:


1
内/外圈的拆卸

  拆卸过盈配合的外圈,事先在外壳的圆周上设置几处外圈挤压螺杆用螺丝,一面均等地拧紧螺杆,一边拆卸。

  这些螺杆孔平常盖上盲塞,圆锥滚子轴承等的分离型轴承,在外壳挡肩上设置几处切口,使用垫块,用压力机拆卸,或轻轻敲打着拆卸。


2
圆柱孔轴承的拆卸

  用压力机压最为简单。此时,要注意让内圈承受其拔力。大型轴承的内圈拆卸采用油压法。通过设置在轴上的油孔加以油压,以使易于拉拔。宽度大的轴承则油压法与拉拔卡具并用,才能拆卸。NU 型、NJ 型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拆卸可以利用感应加热法。在短时间内加热局部,使内圈膨胀后再拉拔的方法。


3
锥孔轴承的拆卸

  拆卸比较小型的带紧定套轴承,用紧固在轴上的挡块支撑内圈,将螺母转回几次后,使用垫块用榔头敲打拆卸。大型轴承,利用油压拆卸更加容易,在锥孔轴上的油孔中加压送油,使内圈膨胀拆卸轴承的方法。操作中,有轴承突然脱出的危险,最好将螺母作为挡块使用为好。


4
击卸法

  击卸是一种最简单、最常见的拆卸方法。它是借锤击的力量,使相互配合的零件产生位移而互相脱离,达到拆卸目的的一种拆卸方法。

  击拆常用的工具是手锤,即普通钳工手锤、冲子和垫块。冲子用钢料制成,受锤击的顶部加工成球形,使与工件接触的一端通常镶以软金属,如铜、铝等,并做成平的或适合工件的形状,以保护工件表面不受损伤。

  击卸时,应根据不同的机件结构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步骤。

  滑动轴承衬套和滚动轴承外套在孔中都属过盈配合,从孔中取出它们,也常用击卸的方法。击卸时,衬套被锤击的端面应该垫上垫块。击卸小直径的衬套时,最好使用阶梯冲子,冲子的小直径正好与衬套的内孔相配合,冲子的大直径比衬套外径约小0.5mm 左右。

  对于大直径的衬套和滚动轴承的拆卸,多采用套管。普通小型轴承盖的拆卸,常采用对称地打入斜垫的办法,将轴承盖打开。


轴承使用注意事项

      滚动轴承是精密部件,其使用也须相应地慎重进行。无论使用多么高性能的轴承,如果使用不当,则不会得到预期的高性能。有关轴承的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1、保持轴承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
   即使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灰尘进入轴承,也会增加轴承的磨损,振动和噪声。轴承以及其周边附件应保持清洁,特别是灰尘及污物,工具及工作环境 也必须保持干净。

2、使用安装时要认真仔细
   不允许强力冲压,不允许用锤直接敲击轴承,不允许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

3、使用合适、准确的安装工具
   尽量使用专用工具,极力避免使用布类和短纤维之类的东西。

4、防止轴承的锈蚀
   直接用手拿取轴承时,要充分洗去手上的汗液,并涂以优质矿物油后再进行操作,在雨季和夏季尤其要注意防锈。不过,在某种特殊的操作条件下,轴承可以获得较长于传统计算的寿命,特别是在轻负荷的情况下。这些特殊的操作条件就是,当滚动面(轨道及滚动件)被一润滑油膜有效地分隔及限制污染物所可能导致的表面破坏。事实上,在理想的条件下,所谓永久轴承寿命是可能的。


版权所有 © 2018 无锡钦盈机械有限公司